行非遗路,知传承新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文化实践调研系列活动第四站走进国家级非遗富平阿宫腔

2025-07-11

7月9日,人文艺术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行非遗路,知传承新”文化实践调研团队前往陕西省富平县,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富平阿宫腔展开深度调研。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刘春阳带队,6名骨干教师及9名学生共同参与,通过实地考察与数字化记录,探寻“戏曲活化石”的独特魅力。

上午9时,团队从学校出发,10时抵达富平阿宫剧团。恰逢剧团为赴安徽演出进行最后彩排,师生们全程观摩了演员从化妆准备到舞台表演的全过程。华丽的戏服、精致的妆容、婉转的唱腔,让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传统戏曲的艺术感染力。同学们分组协作,拍摄了上百条视频素材,从多角度捕捉阿宫腔的神韵,为后续的数字化传播积累宝贵资料。

调研期间,剧团团长李曼详细介绍了阿宫腔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并现场演示了其独特的唱腔技巧。演员安育荷和王梦怡分享了他们坚守传统戏曲的心得与使命,令师生们深受触动。双方就建立长期合作达成共识,计划通过课程共建、实践教学、数字化传播等方式,推动阿宫腔的传承与创新。参与学生感慨道:新媒体不仅是工具,更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作为本学期“行非遗路,知传承新”系列活动的收官之作,此次调研标志着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在非遗保护与传播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从木偶戏到阿宫腔,师生们用脚步丈量文化厚度,用镜头记录非遗之美,为专业建设注入新活力。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非遗文化研究,探索传统文化创新传播路径,让古老艺术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图/文  人文艺术学院